首页>院校资讯 >千年药香传丝路 中泰携手筑健康——中泰建交5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谱写传统医药合作新篇章

千年药香传丝路 中泰携手筑健康——中泰建交5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谱写传统医药合作新篇章

(来源:泰国格乐大学 时间:)

在中泰两国建交50周年的金色里程碑时刻,以"中泰友谊金色50年"为题的系列人文盛典再添华章。由中国-东盟国际教育发展联盟、泰国格乐大学、藏诺药业及新加坡南洋管理学院、泰国南邦国际科技学院联袂主办的中泰公共卫生安全、卫生技术及传统医药国际学术研讨会,于3月19日在曼谷格乐大学国际学术会议中心盛大启幕。这场汇聚两国顶尖学者的思想峰会,以医学智慧浇筑友谊基石,以科技创新诠释命运与共,为"健康丝绸之路"建设树立跨文明合作典范。

开幕式:以学术为桥,共绘合作蓝图

3月19日上午9时,泰国格乐大学校长Prof Dr.Krasae Chanawongse致开幕辞,回顾了中泰两国半个世纪以来在医疗健康领域的紧密合作,强调“传统医学与现代科技的融合是应对全球健康挑战的关键”。泰国格乐大学王理事长则提出,将依托新成立的藏诺国际医药学院,打造中泰医药研发与人才培养高地。

图:藏诺药业董事长王智森博士

藏诺药业董事长王智森博士作为泰国中医药学会名誉会长,从“藏医药国际化”视角出发,从"千年唐蕃古道"到"澜湄合作新篇",指出“民族医药的现代化研究是‘一带一路’民心相通的重要纽带”,提出构建跨境民族医药生态圈,并宣布启动中泰传统医药联合研究。中国科学院梁兴杰教授以《纳米科技赋能中医药创新》为题,揭示了纳米技术在中药制剂研发中的突破性应用,引发会场热烈反响。

图:梁兴杰教授

学术论坛:智慧交融,聚焦前沿议题

研讨会设置公共卫生安全、医药技术创新、护理与康复实践三大方向,形成多层次对话网络:

1、传统医药现代化路径

图:张艺教授

成都中医药大学张艺教授用'人工智能+民族药'的密钥,打开了传统医学的未来之门!"以民族药创新案例,解析“民族医药资源开发与知识产权保护”的双轨策略。

图:李范珠教授

浙江中医药大学中药制剂研究所所长、国家药典委员会制剂专委会委员李范珠教授。他主导的中药经皮给药系统为我们绘制了一份穿越政策迷宫的'改良型新药路线图'!

图:王静教授

河北医科大学药学院副院长王静教授发表《药物共晶技术:破解中药制剂难题的新钥匙》,分享其团队在提升药物生物利用度方面的突破性成果。  

2、公共卫生协同治理

图:张祥建教授

河北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张祥建主任医师细讲当脑卒中遇上藏药红景天,会碰撞出怎样的生命奇迹?他领衔的'藏药脑保护机制研究'开创了中泰脑科学联合攻关新模式。揭开了藏药在神经修复领域的'雪域密码'!“论证”了中西医结合在慢性病防控中的独特优势”。    

图:王智森教授

全球藏药现代化进程中的'雪域雄鹰',中泰传统医药合作的'摆渡人'——王智森教授预言民族药在RCEP框架下将步入的黄金时代!"

2、前沿技术转化实践

图:王英锋博士

首都师范大学王英锋博士提出“人工智能辅助中药组方筛选”模型,推动研发效率提升30%以上;  

藏诺药业陈君博士聚焦藏医药理论现代化解码,发布《藏药抗病毒活性成分研究》阶段性数据,揭开藏药研究的'唐卡密码!为'一带一路'药材互认奠定科学基石。  

图:陈君博士

签约与聘任:深化机制化合作

会议期间,泰国格乐大学正式成立藏诺国际医药学院,并聘任梁兴杰、张祥建、李范珠、张艺、王英峰、王静、王智森、陆付耳、林鹏程、庞宗然、潘胡丹、徐立军、马东来、苏建、陈君等多名中泰学者为该学院首批特聘教授,聘任阎璐女士为泰国格乐大学国际艺术学院副院长、聘任刘学敏女士、龙福才先生、吴秀梅女士为泰国格乐大学藏诺国际医药学院副院长,这不仅是学术荣誉的象征,更是中泰医学精英组建'跨国战队'的集结令!

与此同时,泰国格乐大学与藏诺药业签署《中泰传统医药产学研合作协议》,计划未来三年联合培养200名硕博人才,共建“中泰民族药资源数据库”及跨境临床试验基地。此举标志着两国从学术交流迈向系统性产学研融合,呼应2022年中泰技术对接研讨会提出的“科技创新共同体”愿景。

闭幕展望:擘画下一个金色50年

“这场跨越半个世纪的‘健康之约’,既是智慧的碰撞,更是友谊的升华。”此次研讨会不仅为两国医疗合作注入新动能,更以“健康丝绸之路”的生动实践,诠释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深刻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