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不到两周,
2021年全国高考就将拉开帷幕。
一道特殊的“选择题”或许已让众多考生和家长们权衡再三、举棋难定。
选择哪个专业?这将影响许多人未来的职业发展和人生规划。
今年3月,教育部公布了2020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其中,37个新专业列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各高校新增备案专业2046个,新增审批专业177个,调整学位授予门类或修业年限专业93个,撤销专业518个。
读懂这些专业调整背后的逻辑,或许能让个人的选择更加理智和从容。总的来说,在专业选择时,
最好能
“站高一点”
“想细一点”
“看远一点”。
1、站高
分析国家战略和社会发展需求
人工智能、智能制造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大数据管理与应用、机器人工程等专业,在此次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调整中,新增数量排名前五。
而在教育部印发的《职业教育专业目录(2021年)》中,高职本科较试点专业清单保留39个,调整208个,调整幅度260%。调整逻辑中重要一条,就是紧跟社会经济发展需求。
因此,在专业选择时,应当结合国家发展的大格局、大方向,适应国家战略、科技创新和社会发展的需求。
2、想细
找准特色定位和独特优势
即使是同一专业名称,不同院校也有不同的侧重培养方向。在选择专业时,不妨综合考虑个人兴趣爱好和未来需求,选择那些有特色优势和清晰定位的专业。
近年来,跨学科专业更多涌现,工学类专业新增比例高,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成为专业建设方向。
2021年1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印发通知,新设置“交叉学科”门类,成为我国第14个学科门类,“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和“国家安全学”作为下设一级学科。
3、看远
别光顾着眼前的“热门”
教育部数据显示,在2019年,中国有367个学位点被撤销,连续5年超过100个。而2020年度的专业调整中,518个专业被撤销,这也是近8年来被撤销专业最多的一次。
生源不理想以及相关专业学生不能适应社会需求,是专业被撤销的重要因素。因此,如果考生想报的大学和想读的专业不幸被撤下时,海外尤其是东南亚留学也是一项不错的选择。
另外,专家指出,在选择专业时,不要跟风盲从,因为“热门”和“冷门”是相对的,因人而异、因时而异。
------本文部分内容引自央广网报道